400-123-4657

旗下民宿 分类
MAP展览|“百年狂想”闭幕倒计时!超现实主义手绘头像来啦!发布日期:2024-08-11 浏览次数:

  展览“百年狂想:苏格兰国立美术馆的超现实主义杰作”正在浦东美术馆内展出中。来自达利、马格利特、恩斯特、米罗、贾科梅蒂、坦宁等超现实主义大师们颠覆逻辑、天马行空的真迹代表作,让观众在感叹百年前艺术家们脑洞大开的同时,更鼓励大家适时释放生活压力,重拾创新与想象的乐趣。

  浦东美术馆特别捕捉展览中几处有趣的画作细节,并加以手绘设计,制作了多个可爱又乖张的卡通图像,欢迎大家自取下载使用。更有闺蜜/cp组合头像,抓一位好友一起玩超现实主义抽象吧~

  作为现代艺术流派之一,超现实主义艺术强调对现实世界的解构与重构,追求超越逻辑和常识的表现形式。动物作为自然界中的生动存在,其形象与特性在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手中得以重构,成为了一种表达个人情感、探索生命本质的重要媒介。

  在“百年狂想”中,动物元素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艺术家们通过夸张、变形、融合等手法,将动物形象与人类情感、社会现象等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龙虾电话》是超现实主义艺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是典型的“辅助现成品”(或达利所说的“具有象征性的物品”):一件日常之物,即一部电话,以特定方式对其进行改变,赋予其全新的意义。1938年初,达利曾展出过这件作品的另一个版本,其中用到了一只线月,当时他与英国赞助人爱德华·詹姆斯相聚,一时兴起决定为詹姆斯的住宅制作真的能使用的龙虾电线只红色),每一只龙虾都能完全贴合电线 色彩斑斓的蝴蝶?

  瑞明顿是一位鲜为人知的艺术家,1937年开始与英国超现实主义团体一起参加展览。通过自动书写和绘画实践,瑞明顿的作品不仅具有超现实色彩,而且深入探索生活在饱经战火的英国所产生的心理影响。

  虽然她一生的艺术作品产量并不高,但她的技术十分精湛,作品画面洋溢着摄人心魄之美。瑞明顿对蜕变和再生等自然过程十分感兴趣,在这幅作品中,她通过蝴蝶的元素探索了死亡、衰败、再生等主题。

  美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多萝西娅·坦宁的丈夫马克斯·恩斯特养了一条名叫“卡奇纳”的阿普索犬,这条狗原本属于恩斯特的前妻佩吉·古根海姆。它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成为了恩斯特与古根海姆离婚协议的一部分,因而也成为恩斯特和坦宁的情感象征。这条狗曾出现在坦宁的多幅作品中,但在《生活画》中却呈现出一种新的绘画方式——毛茸茸,十分柔软,极富触感。

  这是一幅关于支配的图像、还是关于爱和保护的图像?或许,兼而有之。这是坦宁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并悬挂在她的书桌上方。

  坦宁对触感、质地和形式十分感兴趣,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创作“软雕塑”。这把从古董椅改造而成的超现实主义雕塑曾经放在她纽约的公寓里,原本椅子是她在法国生活时所拥有的。1979年回到美国后不久,她用动物印花织物对椅子进行了重新包覆,还加上了一条尾巴。

  当被问及《原始座椅》的创作灵感时,坦宁诙谐地答道:“我还剩下一些材料,于是就给它加了条尾巴。”《原始座椅》介于家居用品和艺术品之间,邀请观众思考日常物品中蕴含的超现实可能性。

  托伊恩是捷克超现实主义团体的创始人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森林的消息》是托伊恩创作的尺幅最大、最重要的作品。画面中是一只巨大的蓝鸟,浓郁绚烂的颜料层层厚涂,与背后的神秘森林相映成趣。

  自然力量对人类世界的影响是托伊恩创作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苍凉却富有梦境色彩的景观中,有女孩、女性形象碎片以及鸟儿等。她们仿佛都来自梦中(也可能是噩梦),暗示一种强烈的焦灼感,但托伊恩一贯不对自己的作品做出任何诠释。

  沙砾中浮现出一只死鸟的图案,它的体内还有某个动物。达利或许借鉴了超现实主义领军人物安德烈·布勒东所讲述的一个梦,梦中他和朋友们在大海里游泳。两只受惊的鸟忽然飞起,被游泳的人击中。鸟儿被海浪冲走,但却变成了类似牛或马的动物。蜕变、变化是许多超现实主义思想的核心。

  不过,达利在这里指的也可能是“腐烂”的概念,他和他的西班牙朋友们经常就此展开讨论,也在多件作品中涉及这一概念。

  这个暑假里,浦东美术馆特别策划设计“我的超现实动物伙伴”公教活动,观众可于美术馆4楼免费领取限量“探索手册”,根据提示寻找含有动物元素的作品,并进行拍照或速写。将找到的动物特征随机组合,形成你自己的超现实动物伙伴吧!

  想必细心的观众们也发现了展览画作中不少“成双成对”出现的形象,或许是同为艺术家夫妇俩的“肖像”,又或许是艺术家个人对于自然界中情感的理解与描绘。

  取材自探索人类心灵之旅的图像洋溢着某种陌生感,有时亦会引人不安,但用超现实主义先驱安德烈·布勒东的话来说,从这些作品中总能看到“震慑人心之美”。

  在城市公园里一位绅士正挥舞着帽子向女子致意,奇怪的是,同时他的头上还戴着另一顶帽子。

  这是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居住在德国西北部城市科隆期间创作的一幅早期绘画。1919年9月,恩斯特在慕尼黑参观了艺术家保罗·克利的展览。他在现场偶然看到了一些达达期刊,一战期间,这些杂志在他的老友阿尔普的帮助下在苏黎世出版。恩斯特的热情被点燃了,并在科隆与他人共同创立了一个达达团体。

  这件作品创作于恩斯特绘画生涯的一个关键时期,恩斯特开始从法国艺术家、“海关税收员”卢梭的“稚拙”风格中汲取灵感,同时引入新的荒诞主义元素,这是达达的典型特点。

  利奥诺拉·卡林顿常常用马来代表另一个自我。她曾经的伴侣马克斯·恩斯特也有另一个类似鸟的自我形象,他称为“洛普洛普”。

  1939或1940年,卡林顿创作了这幅《马克斯·恩斯特肖像》。彼时,她正与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搬到了法国南部阿维尼翁北部的一所房子里,以共度更多时光。龙8long8国际

  在这幅画中,“冻成冰的白马”或许指代卡林顿自己,而条纹长袜和羽毛斗篷皆暗指鸟。他手里提着一盏灯笼,里面有一匹小马。画面含义语焉不详:这匹马可能在引领恩斯特前行,也可能被困于笼中任人摆布。这幅画捕捉到了两人当时关系中的一些矛盾心理。二战爆发后,两人最终逃至纽约,交换肖像画,卡林顿将这幅画赠予恩斯特。

  码头上的灯具沿着海岸线迤逦而行,灰蒙蒙的天空映衬着几个辨不清面庞的神秘之人,或凭阑垂钓,或娴静撑伞,或眺望远方……

  画中人物、灯、背景组成一幅绝妙的构图,令人遐想无限。天空看似乌云密布,人物及影子却出现在较为光亮的码头上。空中一缕黑色的烟雾,塔尖的风向标直指远处,诡异的氛围在码头弥散开来,影子的棱角尖锐分明,剧服式的衣着也为他们蒙上一缕神秘色彩。

  乍一看像是海边常见的景象,细看之后,一切都变得虚幻且不真实,这或许是艺术家复杂梦境的一部分,也无疑是超现实主义表现的经典特征。

  富有表现力的符号艺术是艺术家胡安·米罗独特的语言。上方两个昆虫似的形象,是母亲正在哺育的婴孩。

  1991年在国家遗产纪念基金、英国艺术基金(威廉·伦遗赠)及公众协助下购得

  母性是艺术最为古老的主题之一。因此,米罗选择这一典型的生育符号来创作他最为突破性的作品也就不足为奇了。作品将图像还原为最基础的元素:简单的符号。

  《母性》是根据一张西班牙舞者的照片而创作的。在提炼人物本质的过程中,最后唯一可见的便是身体三角骨盆区的圆孔,与舞者裙子上的波点图案相呼应。母亲被简化为一个假人一样的头颅,上面有几缕波浪卷发;两个,每个都连着一个昆虫似的婴孩;还有表示身体的直线;以及前述提到的三角骨盆区。以淡蓝色为背景,画面整体仿佛天空中的某个星座。

  与好友一起挑选喜欢的手绘图用作社交媒体头像吧!展览“百年狂想”即将于8月31日闭幕,欢迎大家亲自前往展览现场,发现更多艺术家们在作品中的小巧思与小惊喜!

  原标题:《MAP展览|“百年狂想”闭幕倒计时!超现实主义手绘头像来啦!抓一位闺蜜或伴侣使用更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