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657

新闻资讯 分类
文韵贯长安——解码古都西安的文化自信样本发布日期:2024-06-12 浏览次数:

  “对文化的自豪和自信,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它洋溢在市民的笑容和谈吐中,如此令人着迷……”

  这段来自巴基斯坦演员光明的描述,是他在西安定居多年后,对这座千年古都的深切感悟。

  周礼秦制,汉风唐韵;灞柳风雪,雁塔晨钟……千年古都西安的悠悠文脉、万千气象、诗意之美,绵延传承,而弦歌不绝。

  习来陕考察指出,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沿着指引的方向,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累计1100多年建都史的西安不断探索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城,孕育出从容自信、大气包容的城市气质,并带来现代城市发展的创新活力与澎湃动能。

  年轻的音乐人刘子龙远离城市喧嚣,在此工作。傍晚,月上柳梢,他唤来客人轻声唱起民谣:“长安青峦,古道炊烟,闲云去,燕子还……”

  千年前,唐代诗人王维也曾来到这里,震撼于眼前的绝世风光,不禁写下“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传世名篇。

  西安,是一座诗歌之城。唐时,无数文人骚客到访长安,或以文会友,或对酒当歌。樊川、五陵、曲江、乐游原……这些今天西安仍在使用的地名,曾频繁出现在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中。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始建于唐代的大雁塔,如今是西安最受游客欢迎的地标之一。登宝塔、览长安,便可体会几分昔年白居易雁塔题名的年少得意。

  “绿翠骊山烟幕间,西阳画卷似江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骊山秀美依旧,而锦绣堆中的爱恨情仇,已从诗集走向舞台。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精彩纷呈,引得观众流连忘返。

  陕西知名文化学者商子秦说,古长安,是诗之“都城”,今西安,依然是一座可以吟着唐诗回家的城市,“西安将古都风貌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留住了古韵与乡愁。”

  诗意的景致,潜藏在西安的地铁站台上。航天大道站的“敦煌飞天”,大唐芙蓉园站的游园赏灯,大明宫站的万国朝贺……一站一景,画卷连环。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庆珂说:“在西安,地铁是穿越时空的访古隧道。”

  诗意的生活,浸润在古城的寻常巷陌里。行走西安,不时可见身着古装的翩翩少年,在古风古韵的街市中浅吟低笑、徐徐穿行。

  诗意的创作,闪耀在“文艺陕军”的精品力作中。柳青、路遥、陈忠实、陈彦等扎根三秦大地、笔耕不辍。《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主角》等作品中蕴含的现实主义、乡土气息、家国情怀一脉相承。“源自历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让这些作品有了史诗品格和传世价值。”文学评论家邢小利说。

  “长期浸润在丰沛的文化土壤之中,西安市民脸上洋溢着自信和从容,就是这座古城独特的城市气质。”土生土长的西安“80后”、面塑非遗传承人张倍源说。

  大雁塔下,大唐不夜城景区,2公里长街人头攒动。移步换景,这条仿唐步行街,散落着体验唐代市井生活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感受唐诗魅力的星光步道、领略艺术之美的音乐厅和美术馆。

  西安大唐不夜城(2023年1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火遍全网的“盛唐密盒”表演正在这里上演。“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唐朝名仕,“穿越”到此,为朝廷“招贤纳士”,随机挑选游客上台回答问题。风趣互动中,笑语连连。

  “‘盛唐密盒’将唐代文化名人IP、历史文化知识和脱口秀相融合,通过表演和互动,在幽默欢乐中寓教于乐。”西安曲江文旅股份公司演艺管理中心总经理苏卉说。

  这并非是西安文创的第一次火爆“出圈”。从“不倒翁小姐姐”到“李白对诗”,再到“花车斗彩”“戏演壁画”和“诗意长安”灯组,爆款产品形态不同,却都是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结合。

  身穿传统服饰的游客在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里游玩(2023年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离不开推陈出新的技术应用。登上西安城墙,一副VR眼镜便能让游客从“高空”俯览古城;一场灯光数字投影,就让“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唐城风貌再现眼前。

  西安城墙永宁门(2023年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面对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遗存,我们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创作、科技运用、视听化表达等多重方式加快文物活化利用,增强体验感和互动性,不断给市民和游客以全新体验。”西安市文旅局局长孙超说。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在西安,一批守正创新的“样本”正脱颖而出——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兵马俑和馆藏文物为元素的文创产品涉猎广泛,形态可掬的系列秦俑衍生品兼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受到中外游客欢迎;

  游客在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参观(2023年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钟鼓楼旁,易俗社文化街区,露天戏台上的秦腔高亢嘹亮,“馆、展、演、商”四位一体的展现,让古老的黄土天籁焕发时尚活力;

  终南山下,“麦田交响乐”一场接一场演出,村民生产生活场景展现在村里的美术馆,唤起无尽的乡土记忆;

  游客行走在西安市长安区秦岭终南山脚下的一个民宿内(2022年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寻找到切合城市、切合时代、切合人民的表达,是西安让文物风貌‘活起来’的密码。”陕西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说,这既满足了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又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大唐西市博物馆,游人如织。但少有人留意博物馆外立着的一块碑石,诗仙李白的《少年行》镌刻其上——“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笔下的“金市”,就是唐长安城的“西市”。作为彼时世界的贸易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这里曾创造出文化和商业的辉煌,亦是联通中外、沟通民心的重要舞台。

  千百年后,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到西安生活、求学、旅游、经商,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交融次第开花。

  工作、恋爱、生子……这一系列人生重要节点,索菲娅·乌舒罗娃都是在西安完成的。这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博士如今已是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名教授,她汉语流利,言语间竟夹杂有陕西方言味道。

  “置身西安,仿佛穿越千年,我总被这里灿烂的历史文明和浓厚的遗址魅力所深深吸引,大气包容的城市文化、极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让我早已离不开这里。”索菲娅说。

  每逢亲朋到访,索菲娅都会亲自担当导游,面对兵马俑、钟楼、大雁塔等景点,她总能如数家珍般讲述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这些难忘的经历还被她写进《丝路好时光:哈萨克斯坦女博士的中国情缘》一书中。

  西安大雁塔及慈恩寺(2023年4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无独有偶。闲暇时,西北大学文学翻译博士、埃及留学生艾小英,总喜欢走街串巷,不少古城见闻让他感触颇深:斑马线前谦让礼行、节假日里自发充当向导……“只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明,才能涵养出这样可爱的市民。”艾小英说。

  “西安是我的福地。”48岁的印度人德福经常感慨。他在西安定居多年,让孩子在这里上学,还在当地开设了印度餐厅。“由于生意不错,我的餐厅从西安一路开到成都、杭州、长春等地。”

  丝路电影节、国际音乐节、丝路博览会……西安的国际交流活动持续不断,“国际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国际友好城市已扩展至38个。

  4月18日,满载着35车700余吨核桃及加工设备的中欧班列从西安集结,一路向西开往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从最初一年开行46列,到去年开行突破4600列,中欧班列长安号已实现欧亚地区主要货源地全覆盖。

  满载日用百货的X8151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2023年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仅仅2天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首飞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航班准时起飞。今年以来,西安已相继开通至阿拉木图、塔什干、比什凯克等地的客运航线,空中丝绸之路亦不断拓展。

  “随着通道愈发畅通,西安与哈萨克斯坦诸多城市在人文、商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成果会更加丰硕。”哈萨克斯坦驻西安总领事卡拉巴耶夫·佐齐汉说。

  建筑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说,正是由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才不断彰显,城市气度才更显开放包容。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