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民宿市场也发展迅猛。据中国旅游与民宿发展协会数据,2016-2019年我国在线民宿房东数量和房源数量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19年我国在线万个,为民宿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国内首部民宿蓝皮书《中国旅游民宿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9年我国民宿市场营业收入209.4亿元,同比增长38.92%;同时民宿数量达到16.98万家,房源总量突破160万套,民宿占住宿市场之比提升至24.77%。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民宿的冲击不小,但随着日前“跨省游”的重新启动,民宿经营走入正轨并再度提速已是指日可待,同时长期来看,紧扣强身健体主旋律的行业高质量变奏趋势也愈发鲜明。
结合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整个民宿行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但随着我国疫情的逐渐平缓,旅游服务业开始逐渐复苏。综合来看,2021年我国民宿行业发展的前景仍有待继续观察。
首先从民宿用户的性别角度来看,2019年我国民宿行业的用户多集中在男性,其占比达到56.7%;而从房客年龄分布区间来看,多集中在20-29岁的年轻人群体,占比达到50.1%。综合来看,目前我国民宿行业的受众逐渐趋于平衡化且消费主力逐渐年轻化。
从旅游出行群体角度来看,家庭亲子出游群体是选宿的主要群体,主要是由于带娃出行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而民宿相较于酒店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活消费场景,如做饭等生活需求。据中国旅游与民宿发展协会数据,2019年选宿的用户群体中,家庭亲子出游群体占比达22%,居于首位,其次是朋友出游群体比重为16.5%。
目前,我国民宿预订渠道主要有综合类平台(如携程、美团等)、专业民宿预订平台(如爱彼迎、途家、木鸟等)以及品牌民宿网站等。据中国旅游与民宿发展协会数据,2019年消费者更加青睐于在专业民宿预订平台进行民宿预订,其占比达到50%,主要是由于专业民宿预订平台相较于综合类平台有更优质的产品及服务。
与此同时,在民宿的入住房型选择上来看,2019年有38%的用户选择二居室房型,二居室成为最受欢迎民宿房型。可见民宿的房型已成为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民宿从大类上可以分为城市民宿和农村民宿两种,前者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以及旅游热点城市如丽江、大理与嘉兴等,它们或者在传统老街基础上打造而成,或者抓住网红热点拓展住宿之外的消费场景,同时民宿一条街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一道共同景观。
但是,相对于一二线城市而言,许多三四线城市的民宿元素仍处于沉淀与待垦状态,而且三四线城市靠近农村,城市民宿与农村民宿更容易形成市场对接,更利于对旅游者产生近空消费牵引,商业红利自然值得期待。
既有率先蹲位者稳打稳扎,也有后来入局者猛打猛冲;既有小型单体民宿只身突进,也有成熟连锁民宿左右开弓。商业火拼的结果都会以盈利的大小与有无决出最终胜负。于是,资本与资源朝着优势与头部位置集中的镜像也在民宿行业得以再现。
一方面,局部范围内过多的分食者肢解了民宿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区域个体民宿突破独立边界并联合聚集成民宿联盟进而催生出区域品牌将成为地方政府的鲜明产业导向;
另一方面,域内或域外强势民宿企业会借助资本与品牌优势展开横向并购,在加速行业连锁化集成的基础上聚合出大型民宿综合体,达到放大民宿产业集约化的效果。
不仅如此,手握技术、渠道等长项资源的互联网平台会朝着各类民宿主体展开标准、品牌以及管理技能的输出,以带动民宿行业的集群化提升以及放大各个集群成员的商业价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龙8long8